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10月11日,金融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已經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對普惠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繼續做好頂層設計,明確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本次《意見》明確了未來五年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重點強調突出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聚焦重點領域、保險和資本市場的作用、有序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發展、重視基礎設施和發展環境建設、統籌發展與安全六方面內容。
在重點領域方面,《意見》明確要推動重點領域信貸服務提質增效,著力加強對小微經營主體可持續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的金融支持,加大首貸、續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投放。強化對民生領域的支持,豐富創業、助學等金融產品,加強對老年人、殘疾人群體的服務。在普惠金融重點領域服務中融入綠色低碳發展目標。
《意見》要求,提升資本市場服務普惠金融效能。一是拓寬經營主體直接融資渠道。健全資本市場功能,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差異化制度安排,適應各發展階段、各類型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企業融資需求,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優化新三板融資機制和并購重組機制,提升服務小微企業效能。完善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和業務試點,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完善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募投管退”機制,鼓勵投早、投小、投科技、投農業。發揮好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政府投資基金作用,引導創業投資機構加大對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小微企業支持。鼓勵企業發行創新創業專項債務融資工具。優化小微企業和“三農”、科技創新等領域公司債發行和資金流向監測機制,切實降低融資成本。
二是豐富資本市場服務涉農主體方式。支持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欠發達地區和民族地區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和并購重組。對脫貧地區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延續適用首發上市優惠政策,探索支持政策與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相銜接。優化“保險+期貨”,支持農產品期貨期權產品開發,更好滿足涉農經營主體的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需求。
三是滿足居民多元化資產管理需求。豐富基金產品類型,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資產管理需求特別是權益投資需求。構建類別齊全、策略豐富、層次清晰的理財產品和服務體系,拓寬居民財產性收入渠道。建設公募基金賬戶份額信息統一查詢平臺,便利投資者集中查詢基金投資信息。
金融監管總局表示,下一步,將加強監測評估,探索開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評價評估。對普惠金融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加強調查研究,適時豐富完善和優化調整政策措施。